公开事项

公开事项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开事项 > 教学质量信息 > 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 > 正文

2021-2022学年西北工业大学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2022-11-01    点击:

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及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教体艺〔2019〕2号)等文件精神,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为牵引,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加强顶层设计和资源汇聚,深化美育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落实“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对标“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育人导向,在“崇德尚美,知行耦合”的美育工作理念牵引下,持续完善“打造精品、全面覆盖”的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艺术展演“四位一体”普及艺术教育推进机制。

一、完善美育工作机制,协同育人

立足“十四五”规划,加强全校美育工作统筹部署。本学年西北工业大学美育工作委员会召开1次工作会议,印发《西北工业大学完善美育工作机制实施方案》(校艺字〔2021〕356号),扎实推进美育工作机制体系构建。召开学校美育工作推进会,各学院成立体育美育劳育工作委员会,推进美育“一院一品”项目建设,统筹规划学校各部门及学院协同发力。开展美育工作全面自查,并完成《西北工业大学党委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工作自查报告》。

二、深化美育评价改革,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以内涵发展为核心,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按照《西北工业大学人才工作会议方案》相关要求,围绕我校美育人才队伍现状,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坚持党管人才,加强政治建设和政治引领,把提高美育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进一步优化美育教师岗位结构,改革美育师资评价方法,加强教学实绩评价,提升教学质量。实施“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定期开展美育教师课程思政、校史校情、思政工作等能力提升学习培训。持续开展高水平师资柔性引进工作,发挥“文化艺术大师工作室”的引领示范效应,深化与综合性大学、博物馆、美术馆等单位的合作,推进师资建设、教学质量提升、原创艺术作品创编等工作,逐步形成校内外联动的大美育格局。本学年担任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专职教师共25人,新引进客座教授2人。

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注重教学研究。美育及艺术教育相关研究项目获首批陕西省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获批陕西省教学改革重点项目、陕西省社科基金等。《“价值引领、多维联动”理工科高校“三位一体”美育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获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推荐参评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三、完善美育课程体系,加强课程思政示范引领

加强公共艺术课程建设,提升教学质量。成立艺术教育中心教学委员会、教材工作委员会,印发《西北工业大学艺术教育中心教学委员会章程》,完善“1+8+X”美育课程体系,重点推动课程改革。对标学校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提升美育类课程教学质量,拓展审美与艺术类课程体系,将原有的八门限选课程调整为八类限选课程,分别为艺术史论类、音乐类、舞蹈类、戏剧戏曲类、文学类、影视类、美术类、艺术设计类。审美与艺术类课程包含通识必修课程《大学美育》和限定性选修艺术课组,共计4学分,所有学生必修《大学美育》课程,2学分;修读八类限定性艺术选修课组,2学分。课程改革方案已于2022年5月10日在西北工业大学第二届教学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中通过。2022级学生按照此方案修读。2022年度开设课程总计125门次,覆盖9276人,实现了本科生普及艺术课程全覆盖。《戏剧鉴赏》《影视鉴赏》《中国审美历程(英)》《影像中国-纪录片与跨文化传播》《经典诗词乐歌鉴赏》五门课程获2022年校级文美通识课程立项。《艺术审美导赏》《经典戏剧演读》获批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工程课程建设。《数字影视剪辑艺术与技术》教材被认定为西北工业大学“十四五”规划教材(第一批次)。

加强“文化艺术大师工作室”建设,引进知名学者、艺术家5位,引进清华美院“新百年教学成就奖”获得者李睦教授来校开设清华大学标杆课程《艺术的启示》,引进上海戏剧学院黄意明教授开设《中国文艺之美》等国内高水平公共艺术课程。成立艺术教育中心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影视鉴赏》获批2022年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立项。研究生课程《艺术审美导赏》获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团队获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团队。艺术教育中心主任多次受邀面向新进教师等校内外师生作美育教育教学、课程思政等主题讲座及报告。

四、打造原创精品,推进文化传承创新

深入挖掘和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学校教育。陕西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中国传统壁画艺术”传承基地开设大师课程、讲座、工作坊等,惠及学生近千人;开展“盛世经典·壁上丹青”传统壁画传承系列活动,受到人民日报等103家媒体报道,阅读量超过5000万次。持续推进与陕西省京剧院共建“京剧传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继续面向全校开设《京剧艺术的呈现》《京剧精品戏实践》等公选课,受到学生好评。与陕西考古研究院共建“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与实践基地”。

持续打造中国科协“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重点剧目——原创精品校园剧《寻找师昌绪》等高水平文化艺术作品,12月,在人民日报有数青年微博面向全国直播,80.9万人次观看,取得良好社会影响。受邀参演中国科协建党百年献礼专题纪录片《永远跟党走》,党委副书记陈建有代表学校为专题片发布直播特别录制,在人民日报有数青年微博全网首发,直播超过57.7万观众在线观看。11月《寻找师昌绪》走进广西融水,依托研究生支教团“三航筑梦计划”,在文化艺术下乡志愿活动中亮相广西融水思源实验学校艺术节舞台,助力乡村振兴。自2017年首演以来赴北京、深圳、太仓、扬州、成都等9地巡演,5年演出18场,覆盖现场观众2.3万人,线上直播3次,线上播放量逾百万。

五、构建多元平台,提升校园文化品牌建设

持续建设人文艺术素质教育平台“南山艺堂”,开展名家讲堂、线上云讲堂、艺术家进校园等活动。本学年共举办体验活动、讲座、演出20余场。2022“艺展青春芳华”校园艺术节期间,举办沉浸式艺术体验系列活动5场;“盛世经典 壁上丹青”系列壁画传承体验活动3场。策划推出青年学者讲座系列,举办“一点灵心——中国审美文化之旅”讲座4场,线上文学艺术系列讲座4场,“古典音乐名家”系列讲座音乐会3场,广受好评。本学年举办“魅力湖畔”秦四风乐队融合爵士音乐会、“纵弦中西 古曲今韵”青年教师音乐会等演出活动。“西北工业大学南山艺堂”微信平台策划推出“经典永流传”“艺术补给站”等专栏,讲述艺术故事,开展艺术普及;以“热点+艺术”推出多期视频内容,繁荣校园文化,展现青春风采,共计推文297篇。

聚焦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的创新举措,鼓励学院立足专业特色和学生实际,打造富有学院特色的美育创新载体。面向学院发布《西北工业大学美育“一院一品”实施方案》,经申报遴选,分为校级重点建设项目和院级建设项目分别推进,首批立项建设十个重点项目,举办各类活动10余次。自动化学院、软件学院合办“光影创作沙龙”、影视艺术专题讲座,航天学院、航海学院合办“话剧大师工作坊”活动,物理学院举办“盛世经典· 壁上丹青”唐代壁画艺术传承创新体验活动,民航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合办“走进合唱,青春向党”合唱艺术普及体验活动等,受到师生广泛好评。

开展“面向人人”的艺术实践,推进普及艺术教育。加强教师的育人要求,发挥高水平艺术团示范引领作用,出台《艺术教育中心学生工作管理办法》等制度,设置艺术团储备干部选拔及培养制度。通过“勤演多赛常展”,提升能力水平,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发挥艺术育人价值。疫情期间策划举办“星天云海向未来”新年云晚会、“乐动星海”户外音乐会、课间快闪音乐会等多场演出,参与拍摄中国科协建党百年献礼专题片,进行“艺术传唱经典,镜头记录民间”等多次社会实践活动。“剧力中国梦”戏剧宣演团项目获得第八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省金奖、校赛特等奖,第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省铜奖。

六、推进资源场地建设,优化美育育人环境

学校持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黑匣子剧场、数字媒体艺术工作室等实践场地建设,营造良好的美育环境氛围。推进信息化平台建设,“美育场地预约”在“西北工业大学APP”上线,目前钢琴房等实践场地面向全校师生开放,已有超1500人次预约使用。

上一条:2022-2023学年西北工业大学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
下一条:2016-2017西北工业大学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

联系我们:

西北工业大学信息公开办公室

邮箱:xxgk@nwpu.edu.cn